高铁“大脑”中枢一直滞后2015年,伴随着持续进行的中国高铁建设,国铁集团提出了建设信息化、智能化。动车、线下工程和站房等,因技术较成熟,先后加大了信息智能化步伐。“作为高铁的动力及大脑工程,四电智能化建造一直滞后,长期都是以二维平面设计图为主,引进BIM技术迫在眉睫。”中铁电气化局三公司副总工程师刘冰瑞说。建筑信息模型(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)是建筑学、工程学及土木工程的新工具,二十多年前从欧美发端。其核心是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,利用数字化技术,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、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。“由于BIM技术发端于建筑行业,软件操作命令也是满足土建及相关配套工程,有现成的楼板、梁、柱、屋顶模型命令,建模非常方便。”刘冰瑞说,而对于线性结构的建设,BIM建模几乎为零。高铁四电是典型的线性基础设施,而中国高铁建设要实现智能化、信息化,四电建设必须跟上。2016年,在国铁集团的支持下,中铁电气化局立项重大科研计划“BIM技术在规范牵引变电设计、施工中的应用研究”,由刘冰瑞领衔BIM课题小组研发。